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中国》,致敬“五老”丨带你走进北科这位老教授的终身事业!

求实鼎新的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8-30

“读懂中国”系列优秀作品展播

近日,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进行展播。我校“五老”微视频《我高温材料中国梦》被评为“最佳微视频”,入选展播系列节目,讲述了我校“五老”谢锡善教授为祖国高温合金事业奋斗时光里的点点滴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g3005rfio3j  

“五老”精神是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贵的精神。“五老”精神被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简称“忠诚、关爱、创新、奉献”。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政教育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自身事,感动影响身边人,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记述和传播老同志的故事中受到生动鲜活的党史国史教育。

2019年,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在全国高校全面开展,近千所高校、百余万名大学生参与,采访优秀“五老”万余名。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省、部直属高校推荐的590篇征文、239个微视频进行了认真的评审,60篇最佳征文和30篇最佳微视频入选2019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展播,并委托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包装制作。本次活动中,我校“五老”微视频《我的“高温材料中国梦”》荣获“最佳微视频”奖项,“五老”征文《矢志合金路,科研报国心》荣获“优秀征文”奖项。



矢志合金路 科研报国心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正值国家号召青年学习重工业,17岁的谢锡善放弃了原本喜欢的化工,选择了北京钢铁学院就读重工业专业。满井苍苍,熔基锻梁。谢锡善教授与高温合金的这场战役,自此拉开了帷幕。六十载克勤业广,年华无悔付寒窗;四十年呕心治教,师韵若兰吐芬芳。

谢老的命运可谓是始终与国家发展相连,每一段求学经历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但他始终牢记着将国家使命作为己任,勇于承担起国家与民族的使命,挺起中国制造的民族脊梁。在与铁素体型和奥氏体型耐热钢等国外高温材料的接触中,谢锡善教授内心一直回荡着一个声音,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合金,要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要实现“高温材料中国梦”




“我的祖国在等着我回去”

1956年的夏天,大学四年毕业之时,谢锡善积极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作为公派留学生前往捷克,攻读研究生学位。他带着一腔拳拳报国之心,坐上了开往欧洲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专列。在捷克的五年攻读中,谢老一直坚持在实践中学习。为了完成副博士论文,谢锡善在布拉格钢铁研究所埋头度过了很长的时间。中国作为一个缺少镍的国家,不少高温作业受到掣肘。在耐热钢的领域,只要研究所允许介入的课题,他都去参加工作。因为只有参与,才能获得核心知识。勤奋努力的工作,使他在这段时间里,收集了不少有关耐热钢的研究报告。没有一次经历会白费,没有一声叹息不会留下回响。回国后,这些研究报告和资料都提供给了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供使用参考。而他也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并由捷克报刊进行了头版报道。

改革开放前夕,在几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谢锡善教授赴美进行了高温合金方面的专访,进修深造。在这期间,他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还与来自各国的高温合金人士有了交流与接触,这为他之后开展高温合金的国际交流做了一定的准备。1980年,他发表在第四届国际高温合金会议的“铁基高温合金中μ相和σ相引起的晶界脆化”论文,更是被评为大会唯一的最佳论文而获国际奖励。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羊肠小道上,正是谢老们筚路蓝缕,用一代人的时间,让百年中国告别积弱扶贫,重拾伟大复兴的民族自信。即将结束美国的学习和研究、动身回国之时,谢锡善教授收到了两次请他留在美国的邀请。对方承诺,会把他的家人都接到美国,会提供给他优厚的科研条件。面对这样巨大的诱惑,加上国内正值动乱,谢锡善却仍面容平静,“我还记得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祖国在等着我回去。”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改革春风吹过华夏大地,希望之光照亮历史斑驳的暗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要求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谢锡善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教学科研中逐步向“高温材料中国梦”靠近。他们完成的多个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国家发明四等奖各一项,冶金部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其它奖励共计21项。目前,谢老作为第一发明人发明的两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一种复合强化22/15铬镍型高强抗蚀奥氏体耐热钢”和“700℃等级超超临界燃煤电厂用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均已投入冶金工业生产,以备我国高效超超临界和先进超超临界电站使用。他说,“再好的产品也应该投入实际应用,若是束之高阁,那也只是‘阳春白雪’的点缀”

目前,我国正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建立了独立的高温合金材料体系的国家之一。而在数十年前,重工业落后的中国仍离不开苏联帮助。就在谢锡善捷克学成回国之时,恰逢苏联撕毁与中国的友好条约,不提供给中国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材料。为此,他与众高温合金技术专家感到重任在肩,共同进入当时基础相当薄弱的中国高温合金领域奋斗拼搏。在这个大陆上,太平洋以西,他们做到了对这个国家负责。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就,都化作了一种力量,奠定了工业及国防军事工业中所需高温合金材料的根基。改革开放四十年,谢老见证了中国高温合金材料的崛起,也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伟大复兴之路。


除了是一位爱国科研工作者,谢锡善教授更是一名奋斗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师者。三尺讲台呕心沥血,种得桃李满誉天下,哺育学生英才辈出。多年来,谢锡善合著出版《高温合金学》、《GH132合金》、《物理冶金进展评论》、《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等著作,在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他一贯的治学作风。谢锡善教授在解惑方面尤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因此课堂上谢锡善教授总会与学生形成高效的互动,百问不烦,为学生积极解答心中的疑问。自1981年以来,他指导了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生22名,博士后5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谢锡善,退而不休,仍在高温合金事业里奋斗着,为培育学生,为科技研发,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而奔走忙碌。谢锡善说,“我的‘高温材料中国梦’尚未实现,只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材料得到应用,那才是梦想成真之时。”

情怀筑梦,终身坚守一苇以航;科技强国,一生奉献无怨无悔。耳边隐约传来老人的声音:“我们这一辈知识分子,就是想脚踏实地做好一件事,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高哲鲁

责编:高龑

相关精彩链接

北京科技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教育合作40周年纪实(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集中报道,留下北科夏日最动人的回忆!

五大重要任务,2126人参与,北科大人向祖国报到!

精精益求精,国庆游行第10方阵完美演绎“希望田野”,北科师生接受检阅!

精精益求精,国庆游行第10方阵完美演绎“希望田野”,北科师生接受检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